《兩宋道教與政治關係研究》深度解析
一、书籍核心信息
信息维度 | 详情 |
---|---|
书名 | 《兩宋道教與政治關係研究》 |
作者 | 向仲敏(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副研究员,哲学博士) |
版本 | 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,属“青年学术丛书·哲学”系列 |
ISBN | 978-7-01-010351-8 |
页数/定价 | 203页,定价30.00元 |
内容框架 | 分为四章: – 君王崇道与政治考量(北宋太宗、真宗、徽宗案例) – 道教管理制度(系帐制度、道官选任) – 道教与政治伦理互动 – 臣僚对道教的态度分类(积极利用型/反对型) |
学术价值 | 揭示两宋政教关系的特殊性,折射中国传统政教关系的一般样态,为当代宗教与政治关系提供历史借鉴 |
二、作者背景与研究动态
- 向仲敏学术背景
- 1973年生,四川南充人,2003年考入四川大学宗教所,师从道教学者潘显一教授
- 博士论文经四年修改成书,获西南交通大学学科发展工程项目资助
- 代表论文:《宋代政教关系中的预言现象》(《宗教学研究》2010年)
- 书籍评价与争议
- 学术贡献:首次系统梳理两宋道教管理制度(如系帐制度、道官考试),填补政教关系研究空白
- 争议点:将臣僚态度简化为“利用/反对”两型,遭学者补充——如弘治时期士大夫对道教的选择性批判(王鏊、李东阳案例)
- 引用情况:被《道教与封建王权政治交流研究》(2015年)等论文引用,显示其基础研究价值
三、书籍内容详解
- 宋初道教与政变
- 陈抟传说:虽被视为隐士,但其“华山云台观”隐居被宋太宗两次召见,官方通过《湘山野录》等文献附会其预言,强化政权合法性
- 张守真事件:以“黑杀将军”降神预言太宗即位,直接参与“烛影斧声”政变,获封“崇元大师”,体现道教为政权造势的主动性
- 道教管理制度解析
- 系帐制度:宫观需登记屋舍数量(如仁宗规定“百间以上赐额”),未登记但规模达标者亦可获合法地位
- 道官选任:需通过《道德经》《灵宝度人经》考试,道官品级分二十六等(如都道录、左右街道录),徽宗时期增设“太素大夫”等虚衔
- 臣僚与道教互动案例
- 积极利用型:真宗朝王钦若伪造“天书”,蔡京推动徽宗崇道
- 反对型:司马光谏阻仁宗滥赐宫观名额,称“系帐之外赐额,恐开侥幸之门”
四、获取与研究方向建议
- 实体书获取
- 联系国家图书馆古籍部(电话:010-88545363)查询馆藏状态
- 通过孔夫子旧书网(kongfz.com)搜索二手版本
- 电子资源
- 国家图书馆“文津搜索”(https://read.nlc.cn/)
- 研究辅助
- 对比《宋代政教关系研究》(汪圣铎著)中陈抟与张守真的差异分析
- 参考《中国民间宗教史》(马西沙等著)中道教与王权互动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