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寶大成金書錄集六卷.清康熙辛巳王守性筆錄

《灵宝大成金书录集六卷》为清康熙辛巳年(1701年)道教名师王守性手录的灵宝派科仪文献,现存六册黑白线装复印本,属道教斋醮仪式的重要文本。

一、内容与性质

  • 科仪集成:该文献收录了灵宝派的核心科仪文本,涵盖发奏、申文、朝真、谒帝等环节,涉及道教神仙体系、符咒科教、斋醮仪式等内容。
  • 手录传承:由王守性亲自抄录,字迹工整,保留了清代道教文献的原始风貌,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。

二、版本与流传

  • 清康熙辛巳年抄本:抄录于1701年,属于清代早期道教文献,反映了当时灵宝派科仪的传承与实践。
  • 六册黑白线装复印本:现存版本为复印本,保留了原抄本的格式与内容,但可能因年代久远存在部分字迹模糊或缺失。
  • 与《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》的关系
    • 体例差异:《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》为明代周思得重修的四十卷本,体系更为庞大,分门别类详细;而《灵宝大成金书录集》为六卷本,内容更为精简,可能聚焦于特定科仪环节。
    • 内容互补:两者均属灵宝派科仪文献,但《灵宝大成金书录集》可能更侧重于实践操作,而《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》则包含更多理论阐述与仪式规范。

三、学术与文化价值

  • 道教史研究:为研究清代灵宝派科仪的传承、演变及实践提供了直接证据,有助于还原当时道教斋醮活动的具体流程。
  • 文献互证:可与《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》等明代科仪文献互证,揭示灵宝派科仪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变异。
  • 书法艺术:王守性的手录字迹工整,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,是研究道教书法的重要资料。

四、获取与利用建议

  • 学术机构:联系国内道教研究机构(如中国道教协会、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)或图书馆(如国家图书馆、上海图书馆),查询是否藏有相关抄本或复刻本。
  • 古籍数据库:通过“中华经典古籍库”“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”等平台检索数字化版本,但需注意该文献可能未完全数字化。
  • 出版物:关注道教科仪文献整理成果,如《道藏》《藏外道书》等丛书是否收录相关内容,或参考《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》等明代科仪文献以间接了解其内容。

点此下载 http://www.homeinmists.com/others2785.zip 来自 白云深处人家网站 http://www.homeinmists.com/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